
首页 > 技术中心 > 技术文章
如何正确使用血液溶浆机解冻冰冻血浆?操作全流程指南
点击次数:62 更新时间:2025-11-24 打印本页面 返回
血液溶浆机是医院输血科、血站解冻冰冻血浆(FFP)或冷沉淀的关键设备,其操作规范直接关系到血液制品活性与患者安全。根据《临床输血技术规范》及YY/T 0466行业标准,标准操作流程如下:
一、使用前准备
设备检查:确认溶浆机水箱水位在“MAX-MIN”之间,水质清洁(建议使用去离子水),温度设定为37±0.5℃;
血袋核对:双人核对血袋标签信息(姓名、血型、编号、有效期),检查包装是否完好、有无溶血或絮状物;
防护措施:操作者佩戴手套、口罩,血袋外表面用75%酒精擦拭消毒。
二、解冻操作步骤
将血袋悬挂于专用支架,确保血浆部分全部浸入水浴,禁止叠放或多袋挤压;
关闭舱门,启动设备,系统自动恒温循环加热;
解冻时间通常为20–40分钟(视血浆量而定),期间不得开启舱门;
部分智能机型具备“解冻完成”声光提示,并自动转入保温模式(≤40℃)。
三、解冻后处理
取出血袋,再次核对信息,轻柔摇匀;
立即送至临床使用,不得二次冷冻;
记录解冻时间、操作人员及血袋编号,实现全程追溯;
每日使用结束后,排空水箱并用含氯消毒液(500 mg/L)擦拭内腔,防止生物膜滋生。
四、关键注意事项
严禁使用微波炉、热水直冲等非专用方式解冻;
水温超过40℃会破坏凝血因子活性,必须严格控温;
溶浆机应每年由计量部门校准温度传感器,并保留校准报告。
规范操作不仅能保障血液制品疗效,更是医疗安全的重要防线。





